全屏通栏广告背景
全屏通栏广告背景
欢迎光临“老龙潭”官方网站
全屏通栏广告背景
搜索
魏徵梦斩泾河龙王和柳毅传书的传说都说的是宁夏泾源县的老龙潭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9-11-15 13:56:38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摘要:这两则一脉传承的故事都发生在泾源县老龙潭。老龙潭是泾河发源地,也是泾河源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。它夹于两山之间,其潭水深数十丈,幽蓝碧彻,两边绝壁千仞,站在老龙潭上方,若临万丈深渊,参天古木倒影湖中。

且说大唐贞观年间,西北地区连年大旱,导致粮食绝产,人民生活十分困难。为了了解民情,当朝宰相魏徵扮作老农微服私访,一日,他来到了宁夏泾源的老龙潭。由于他通晓占卜之术,一掐一算,得知玉皇大帝已降下旨意,命八河总督泾河老龙次日子夜时分施雨,于是,魏徵便在干裂的地里种瓜点豆。

这一天,泾河老龙凡人现役,见魏徵之举很是惊奇,便问为何在如此干旱的土地上种瓜点豆。魏徵便实言相告,而龙王此时并不知降旨布雨之事,便与魏徵打赌以争输赢。泾河龙王回宫后果然接到玉皇大帝的圣旨,为了不输给魏徵,龙王便擅自将“一天一夜的和风细雨”改为“三天三夜的狂风暴雨”,直下得泾源县一带洪水泛滥成灾。

这事过去不久的一天,魏徵与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对弈时突然熟睡,原来此时玉皇大帝召见魏徵,命其监斩触犯天条的泾河龙王。在梦中,魏徵将泾河老龙斩首。传说今天老龙潭水底红色的砂石,就是龙王的血染的。老龙王死后,夜夜哭着找李世民要自己的头,可怜贵为天子的唐太宗,夜夜被吓得不敢入睡。后来没办法,便让大将秦琼和尉迟恭手持兵器,守在寝宫门口,老龙王的鬼魂才不敢入内。以后民间就尊秦琼、尉迟恭为门神,每到过年时家家都在门上贴上他们的画像,让他们挡住邪怪。此俗至今不改,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门神。

想必许多人对这则故事并不陌生,只要读过《西游记》的人,都知道这则《魏徵梦斩泾河龙传说》的故事源自于《西游记》第十回“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魏丞相遗书托冥吏”。

龙潭四潭

正是这一则故事,为后来泾源县的神话传说故事《柳毅传书》埋下伏笔。

却说泾河老龙被魏徵斩杀一百年之后,泾河小龙接替老龙的位置当家作主。小龙善于辞令,喜欢郊游。有一天,他跑到洞庭龙君的家里做客,洞庭龙君见他彬彬有礼、侃侃而谈,便非常喜欢,就把独生女儿许配给了他。

泾河小龙把洞庭龙君的女儿娶回泾河后,不久便暴露了他胡作非为的真面目。后来,竟将洞庭龙君的女儿赶到荒无人烟的河滩上去牧羊。龙女一个人苦苦度日,在河滩上熬过了一年又一年。

有一天,一个叫作柳毅的应考书生路过这里,十分同情她的处境和遭遇,便叫她写了一封书信带给了她的父母。洞庭龙君见到书信后才知道女儿遭如此虐待,十分生气。洞庭龙君的弟弟钱塘龙君得知消息后更是恼怒,便率兵西征,讨伐泾河小龙,将侄女接回了洞庭湖。后来,龙女变为凡女,与柳毅结为夫妻。在老龙潭的香龙河畔有一处独秀挺立的翠绿色的山峰,传说是《柳毅传书》中龙女的缩影。

十多年前,隆德县曾出土了一枚铸有《柳毅传书》故事的唐代铜镜:在一棵古树下,小龙女驱赶着羊群在荒原上放牧。地上有野草和山花,还有柳毅向小龙女施礼作答,以及书童在远处扶马伫立等候的画面。据考证,铜镜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,显然《柳毅传书》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已经是家喻户晓、妇孺皆知的故事了。

国家邮政局曾发行民间传说《柳毅传书》邮票,四枚邮票的票名分别是“龙女托书”“传书洞庭”“骨肉团聚”“义重情深”。国家邮政局在《柳毅传书》小本票之外,还特别印制了两百万本封面有“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会徽”的小本票,特供全国集邮协会会员,很受集邮者喜爱。

这两则一脉传承的故事都发生在泾源县老龙潭。老龙潭是泾河发源地,也是泾河源最为著名的景点之一。它夹于两山之间,其潭水深数十丈,幽蓝碧彻,两边绝壁千仞,站在老龙潭上方,若临万丈深渊,参天古木倒影湖中。

但凡灵秀的山水,必有丰盈的传说相匹配。因此,奇秀的自然风光总是与浑厚的人文景致相辅相成。既有北国之雄,又具南国之秀的泾源,因泾河而生秀景,群峰争奇,林茂草丰,瀑飞泉流,鸟语花香,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“绿岛”。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,孕育了丰富的神话、传说、故事与笑话,走在泾源就是走在人文之中。可以说,在泾源,每一个景观都有一个美妙的传说,如果说一山一世界的话,那这里的山山水水间不只拥抱着无数个世界,也包涵了无说个动人的传说。这些源自于民间的神话、传说、故事与笑话,构成了泾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
二龙河位于县城三十公里。传说老龙王盘踞龙潭时,曾派他的两个儿子在这里的河边安营扎寨、镇扼咽喉,故名二龙河。两侧奇峰幽谷,间有松林华盖,绿草如茵,鸟语花香,流水潺潺。

凉殿峡位于县城西二十五公里,为六盘山腹地,气候湿润,环境幽雅,景色优美,自古就是避暑胜地。史载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曾在此避暑蓄锐,并建有亭台楼阁。至今尚有勒马石、柱墩、马槽、插旗座等遗址。

县城东北十公里处两峰如柱的秋千架,传说是穆桂英曾荡过秋千的地方。

泾源老龙潭

石窟儿的延龄寺石窟,是宋代名僧济公和尚修仙行道之处,现仍有遗址石窟四处。

至于小南山、鬼门关、沙南峡、堡子山公园等,更是孕育出了《神课先生》《胭脂女》《白马泉》《杨六郎把守三关口》《广成子与白云寺的故事》《济公修行延龄寺》《米缸山》《堡子山》等美妙生动的神话传说。

六盘山,是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山,毛泽东主席曾经写下了气势雄浑的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:“天高云淡,望断南飞雁,不到长城非好汉,屈指行程两万。六盘山上高峰,红旗漫卷西风,今日长缨在手,何时缚住苍龙?”六盘山脚下的泾源县,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足迹,也留下了红军长征的故事,这又为泾源民间故事增添了更丰厚的内容,更鲜艳的色彩。

浏览泾源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,回族题材的故事占据着重要地位,显得弥足珍贵。就泾源回族神话与传说来讲,有《人祖阿旦》《阿旦和好娃》《阿当寻火种》《真主造人》《真主造天地万物》《真主造神》等神话传说;有《穆罕默德的故事》《优素福》《发吐麦》《汤瓶》《油香》《郑和》《杜文秀》《王洛宾与五朵梅》等人物传说;有《结婚追马》《阿舒拉饭》《朵儿茶》《斜贴茶壶》等风俗传说;有《曼苏尔》《太阳和月亮》《三姑娘与干海子》等风物传说……这些神话传说将回族宗教、历史、政治、经济和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,艺术地表达出来。

泾源回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、传说、故事、笑话,思想健康,立意高远,寓意深刻,富有哲理,爱憎分明,感情丰沛,极具教育意义。这些民间故事产生于回族人民群众的生产劳动和社交生活之中,是回族人民千锤百炼集体创作的结晶,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。经过代代相传,故事越传越多,同时也涌现出一批回族故事家,在他们中间,能讲几十个、上百个故事的人很多。

走在泾源的每一处,宛若行走在一部体裁丰富、情节曲折而又充满神奇与诱惑的神话故事中。正是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,让人们踏入泾源就仿佛踏入了人间的仙境,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里的一切。

版权所有 © 2019 泾源县旅游开发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 宁ICP备19001834号